当前位置:龙眼干批发价格体育Adapt Auto Max开箱测评 Adapt Auto Max配置如何
Adapt Auto Max开箱测评 Adapt Auto Max配置如何
2023-10-26

此前耐克推出的全新 Adapt Auto Max 鞋款搭载了 面向未来的 FitAdapt 科技吸引了不少鞋迷们的注意,那么这款全新配色究竟如何?下面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 Adapt Auto Max 开箱测评吧!

Adapt Auto Max开箱测评

首先让我们把焦点放到盒装上,份量十足的一大箱,Adapt Auto Max 外盒包装简洁明了,各面印着 AUTO、MAX、AIR 等关键词和简易操作说明,而随鞋附上无线充电板是意料中之事,但没想到居然还有位神秘佳宾随行……

这个惊喜就是跟充电线组摆置在同一盒的公仔,我掀开盒盖当下真的「哇~」了一声,且这尊是由 MEDICOM TOY 所制作 (脚底带有品牌名)。

双方过去因 Nike SB 系列曾有数次合作,这回老朋友再度连手,把两颗操控按钮拟人化变成眼睛,如同灵魂之窗引领我们洞悉外在变化,FitAdapt 系统是望向未来世界的那双眼。

然后再让我们看一下鞋子,1987 年 Tinker Hatfield 与身边团队排除万难 (除了制作层面,更有来自公司内部的质疑声音) 划开中底把气垫的倩影带到大家眼前,今时今日因他而起的 FitAdapt 系统俨然是另一扇窗,正让行动不便的人们也有享受履途上那片绝美风景的可能。

Adapt Auto Max 轮廓设计传承 Air Max 90 及 Nike Mag,许多角度都能见到这两双出自 Tinker Hatfield 之手且诞生年份相近的经典之神韵,宽宽圆润之身形还有那鞋面侧边的几何立体造型映出了 Air Max 90 的身影,说到宽宽圆润,中底视觉上看起来真的相当厚甚至有点坦克履带的既视感。

Adapt Auto Max配置如何

Nike Sportswear 为 Air Max 系列引入先进的自动系鞋带系统 — Nike Adapt Auto Max 鞋款。

全新的 Nike Adapt Auto Max承袭Tinker Hatfield美学的设计基因,并从 Air Max 90 和 Nike Mag 鞋款上借鉴一些设计元素,且增加了中底厚度。Air Max 90 上环绕在 Air 气垫经典的“卡式气窗”设计重现,另有 FitAdapt 科技使鞋款可以更加“个性化”及快速回应。

13 种自订灯光,预设贴合度、自订模式和Siri 快速键 — 以 Nike Adapt系统为基础的 Nike Adapt Auto Max堪称独一无二、名副其实的自订鞋款。透过语音控制快速键:仅透过语音就可控制五种自订 Siri 快速键,进而对脚上的 Nike Adapt Auto Max 鞋款进行即刻调整。

轻松操作,即刻调整贴合度:连接 Apple Watch,即可在手表上轻松调整鞋款的松紧度。

Nike Adapt Auto Max 自订灯光:今年春季,Nike Adapt Auto Max 穿着者不仅可以从13种标志性 Nike 颜色中自由选择,还可以选择闪烁或静态模式,从而展现个性化风格。如果不需要,也可选择关闭灯光。

Nike Adapt Auto Max 预设贴合度和自订模式:从第一次穿上 Nike Adapt Auto Max,穿着者就可使用由APP创建的两种预设模式:一种适用于活动状态,另一种适用于放松状态。同时也可透过自订模式进行贴合度的个性化设置。

Adapt Auto Max值得入手吗

值得入手!总体来说这款全新鞋款承载的是耐克的最新科技,还是非常的不错的,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考虑一下这款新品。此外Nike Adapt Auto Max 定于今年春季发表,提供多款配色选择,并扩大了 Nike Adapt 系列的尺码范围,为更小和更大的鞋码穿着者带来实时的个性化体验。FitAdapt 科技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款式。

相关新闻

耐克公司,正式成立于1972年,由比尔·鲍尔曼和校友菲利浦·奈特共同创立。

1972年,NIKE公司正式成立。其前身是由现任NIKE总裁菲尔·奈特以及比尔·鲍尔曼教练投资的蓝带体育公司。

1973年,全美2000米到10000米跑记录创造者佩里·方庭成为第一个穿NIKE运动鞋的田径运动员。

1978年,耐克国际公司正式成立。NIKE鞋开始进入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和南美等海外市场。

1979年。第一款运用NIKE专利气垫技术的Thaiwind跑步鞋诞生。第一条NIKE服装生产线开始上马。

1980年,耐克进入中国,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耐克生产联络代表处。之后,耐克秉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431343734承“Local for Local”(在哪里,为哪里)的观念,不仅将先进技术引入中国,而且全心致力于本地人才、生产技术、销售观念的培养,取之本地,用之本地,在中国取得了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