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眼干批发价格励志《“我要记100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校生活》励志故事
《“我要记100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校生活》励志故事
2022-05-25

本小说用第三人称,以日记的形式,从老师的角度,着重记录了一个农村小学阅读障碍(学习困难)学生(阿喜)读小学三年级时的学校生活,他虽然学习困难,但很有上进心,也具有智能优势,老师没有放弃他,同时也发现了他的优势并让其得到培养并获得荣耀。

它记录的生活,类似于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所描写的比较随性的学校生活。

它描述的故事,也类似于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Taare Zameen Par)中描写的关于一个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学生学校生活经历的故事。所不同的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阿喜虽然没有得到母亲的了解,但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理解、鼓励和帮助,因而,他的学校生活是阳光灿烂、积极向上的,他对知识的渴求一览无余,他的各种智能优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现和展示。

看了本小说,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一位虽然学习困难,但渴望上进、充满活力、阳光灿烂、极其励志的有超凡优势的乡村小男孩的形象。

本小说想说明的是,每一个人都是具有上进心的,哪怕是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学生也一样,做老师的不能放弃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学生,同时,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都具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我们的学校教育肩负着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智能优势的任务。

阿喜上学了

2003年8月31日

阿喜是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他剃着小平头,一副小长脸。今年上小学一年级读书了。这不,今天他背着妈妈给买的印有蓝猫的书包,由妈妈陪着蹦蹦跳跳地来到学校报名了。

这是一所极其普通的农村小学:

一座只有两层3个教室,兼教学、办公、生活为一体的楼房立在校园的南边。楼下东西两头分别是一、二年级的教室,中间有一座楼梯,进出校园的门道就在楼梯下,一个木制大门镶嵌在这座楼中间的南墙下,一间老师办公室在楼梯和二年级教室中间。大门两边南墙外1米处立着2米多高的围墙,围墙里教室外长着一些苎麻、枇杷树、香樟以及杂草等,还有一棵高高的立在东边的桑树,它们将一楼的教室遮得暗暗的。楼上的东边是三年级的教室,教室的北面开着一扇门,门外是与教室同长的走廊,南面窗外的那棵桑树的枝叶常常探着头向教室里张望,似乎很羡慕教室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楼上的西边是厨房、柴房、杂物间及几间老师的休息室。一座炉灶,一口水缸,一张旧钢折桌和3把学生凳以及必要的餐具、炊具,这些便是厨房的主要摆设了。老师卧室北面外墙上的外皮已经脱落,露出里边编织的毛竹片。楼顶是木制的人字架,上面盖着灰色的瓦片。

在校园的北边,有一座与两层楼相对的只有3间教室的平房依稀可见岁月的痕迹,中间那间的门楣上还钉着写有“幼儿班”的牌子。这些教室门窗都已经破烂不堪了,泥地上坑坑洼洼的。如今,这些教室里堆放着旧桌椅、旧水管、旧电动机和一些木材等。紧挨在它西边的是一座简易的厕所。

两座教学楼相距不到50米。

东西两道围墙一矮一高地把这南北两座教学楼连接起来,围成了这所乡村小学。西边的围墙是用砖砌成的,有2米多高,面上刷着石灰,“办好教育为人民”一行红色的大字在墙面上隐约可见。东边的围墙,南北走向,南边这一头也是砖砌的,也有2米多高,但靠北这一头却是用粘土夯实垒起来的,如今已塌了大部分。塌落下的泥土与那些砖块、石块以及树枝杂草等混在一起,成了学生们玩耍的乐园。东边围墙的脚边自南而北依次是一块长方形的老师种菜的土地。一小片矮竹林,一株挂着果子的橘子树,一棵主茎有大人手臂那么粗的枣树紧挨着,上面的果子让好些枝条弯下了腰,旁边还有一架已挂着几串果子的葡萄。即将成熟的葡萄,透出一点点紫红,因为这架子早已支离破碎,还看得着的几根材料已经被菌类植物分解了大部分,葡萄的枝蔓只好攀上了枣树,缠着它不放手。紧挨在这些植物边上的是老师们开垦出来的又一块菜地。菜地之外便是学生们活动的操场。在操场偏西北的地方长着一棵有4层楼那么高,需要4个三年级学生才能合抱过来的古香樟。香樟北边的枝条伸到平房的顶上,西边的枝条则伸出围墙外许多米远,挨着村民的房顶,似乎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地盘,南边的枝条高高在上,让人仰着头看,东边的一枝则往下挨着,离地面不到3米高,孩子们可以用木棒或竹竿打下它的枝叶和果子玩。几棵高大挺拔的水杉树排列在西边的围墙脚下,犹如守候的卫兵。

学校的东、南两边是隔开村民房屋与学校的水泥路,也是村里的主要道路;西边与民房相隔不到2米;北边则是低矮的一块稻田,紧挨着稻田的是一个浅水湖,学校所在的村子因这湖而得名。

暑假期间,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校园里的杂草一路疯长,就连香樟树树冠之下也不例外。

围墙脚下,砖块下,有许多的蚂蚁、蜗牛、蟋蟀和蚯蚓,草丛中也有蟋蟀和蚱蜢;菜地里有菜青虫和忽上忽下飞舞着的蝴蝶。这些都是学生们找寻、观察和玩耍的好材料。乡村学校是孩子们的乐园。

这两座教学楼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一所完全小学。如今,它只是一所完全小学的一个校区——仅仅是一至三3个年级,几十个学生和3个老师的规模。

时代在变迁,如今即便是农村,每个家庭也大多只有一两个孩子,父母都重视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因而有条件的往往将孩子送到中心校或城里的学校去寄读;有些在外经商的则直接将孩子一并带走,所以,学校的规模在逐渐缩小。

这就是阿喜就读的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张北小学湖边校区。

阿喜和他的妈妈来到老师办公室。办公室里已经有好几位家长陪着孩子在报名了。他们得知是一位姓张的男老师教一年级,便走到张老师办公桌的这一边。

轮到阿喜了。

张老师笑眯眯地看着这个小男孩。

“老师,我要报名。”老师还没开口,他就先开口了。这孩子胆子大,老师这么想着。

“你叫什么名字呀?”

“阿喜。”他回答得很响亮。

张老师在本子上写上了他的姓名。

“报名做什么呀?”

“读书呀。”他回答得很干脆。

“为什么要读书呀?”

他结巴着,说不上来了。

张老师接着问:

“你准备读几年级呢?”

“我要读一年级。”他回答得很爽快。

“你喜欢读书吗?”

“喜欢。”

张老师从这简短的谈话中感觉到阿喜是个胆大而阳光的孩子。

办好了报名手续,老师说:“好了,阿喜,明天来读书吧。”

阿喜看着妈妈,好像还有什么不明白。

“妈妈,这样就报名报好啦?”

“老师说好了就好了呀。咱们回家去吧。”妈妈温和地说。

“什么时候来读书呢?妈妈。”

“老师不是说明天吗?你怎么没听着呢?你这小鬼!”妈妈有点儿不高兴,加重了语气。

“哦,是明天来读书。”他自言自语道。

阿喜明白了。只见他开心地拍着手,咧着嘴蹦跳出了老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