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眼干批发价格探索《科学大家》|当哲学问题遇上意识科学:聊聊我是谁
《科学大家》|当哲学问题遇上意识科学:聊聊我是谁
2022-05-25

出品 | 新浪科技《科学大家》

撰文 | 李剑锋 复旦大学 副教授

如果将您的视觉系统比作照相机或投影仪,那么是谁在观赏投射于屏幕上的影像内容呢?意识科学会告诉你这里根本没有其他观众,是“屏幕”自己在观看投射的内容,“屏幕”或许就是真正的“你”自己。但不同的意识理论对“我是谁”的理解并不一致。

如果有一天,可实现转移意识到机器脑上,那么机器脑上的“我”真的还是我吗?同样,不同的意识理论对如何转移意识,对机器脑上的“我”的理解也不一样。在本文,新兴的意识科学将为您阐释“我是谁”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

我是谁?

听说,每个学校门卫都是位天生的哲人,还记得这三个高深的问题吗“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第一个问题或许最艰深。

“对啊,我是谁?”你陷入了沉思“或许我就是你眼前看到的这个我呗。”

问题是,作为生命体的你,身上的细胞会不断更新,过不了几个月你身上的大半细胞早被替换;如此看来,难以从肉身界定这个“我”。

“那就由我的大脑来代表我好了,至少神经细胞几乎不更新。”你自信满满。

但问题是,哪部分神经元才能代表真正的你呢?还是它们也不能真正代表你?如果再复制一份一模一样的神经系统呢?此时,哪个才是你?抑或有两个你?

观众在哪里?

如此往下追问确实令人崩溃。或许,可从另一角度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想象在一个懒洋洋的晌午,阳光明媚,你躺在舒适的躺椅上,注视着后院鲜红的玫瑰花发呆。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或许我可将这美好的红色体验与隔壁可怜的盲人阿黄分享。咦,对于从未有过视觉体验的人而言,好像没法让其体会何为红色诶。奇怪,为什么这样呢?!”

想到这,你觉得好像发现了什么,突然坐了起来“对了,这红色体验究竟又是什么?怎么形成的?”

于是你顺手抄起旁边茶几上的IPAD,在网上搜索视觉形成的机理。你发现红色的玫瑰会发射大约564至580纳米波长的电磁波,而你的眼睛就如一台精密的照相机或投影仪,眼球相当于镜头,光子通过眼球后,然后到达后面的视网膜再经过一系统复杂的神经活动,然后你就看到红色玫瑰了。

“等等,这里有问题,难道说这红色体验就是57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子本身?难道我只要告诉阿黄红色的体验是570纳米波长的光子?”

这里确实有问题,事实上,570纳米左右波长的光子与视蛋白作用只相当于触发了相应的电信号或化学信号,然后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再通过视觉神经系统往里传输。虽然基本可肯定,红色体验就形成于神经系统中,但并不清楚具体在哪。

不过,仍然可将整个神经系统比作投影设备后面的屏幕。

你开始反复揣摩:如果说屏幕上的放映内容是我的意识体验的话,那“谁在看屏幕?”

“对啊,谁在看屏幕?”

你也许会说“我在看屏幕。”

然而,只需仔细审视整个过程,不难发现,你就是这个屏幕,这里并没有观众!是“屏幕”自己在看屏幕上的放映内容!

更具体一点就是,你的意识体验就是屏幕上放映的内容,而产生意识体验的主体或你的意识主体就是这个屏幕。

因此,“我是谁?”本质上是两个问题:

一、意识体验的本质是什么?(放映内容是什么?)

二、意识主体是什么?有何性质?(屏幕用什么做的?有何特点?)

不可结构化的放映内容

在网上查阅了整整一个上午,你最终知道了放映内容是什么,参透了体验的本质, 幸好还不是特别复杂。

你发现这与查尔默斯1994年提出意识科学的困难问题密切相关。

查尔默斯对意识研究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类,认为存在简单问题和困难问题。

简单说来,简单问题可结构化,可言说;困难问题不可结构化,不可言说。通俗一点,可结构化就是能够用语言或用数字表达,不可结构化就是不能用语言或数字表达。另外,物质的物理属性一般都可结构化,而物质的现象属性或内在属性不可结构化。

现在大多哲学家与科学家都认为意识体验相关的问题属于困难问题,意识体验由某种物质的现象属性产生,存在不可结构化或不可言说的部分。这也是你无法真正将你的红色体验描述给阿黄听的原因。而这就是意识体验的本质。

此外,纯粹结构化的事物不可能产生意识体验,比如纯粹的电子信号永远不可能产生意识体验。故大多数哲学家认为当今的电脑不可能有意识体验。

难以捉摸的“你”

现在,你明白了你的体验大致由你的意识主体的现象属性产生,那么组成“你”的意识主体或“屏幕”又是什么呢?它是一堆分子吗?整个神经网络?还是一个基本粒子?抑或一个物理现象?

我们先看看什么“材料”可用于制作“屏幕”。

泛灵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有现象属性,而现象属性都可产生意识体验,因此它们都有可能成为意识主体。诡异的是,近几年居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泛灵论,只不过认为普通物质的意识或许是碎片化的,等效于无意识。

即所有物质都可用于做“屏幕”,但普通物质做“屏幕”的“分辨率”太低了,或“屏幕”尺寸太小了。

显然,有两种解决方案。

一是将这些小“屏幕”拼接成大“屏幕”,或将普通物质的现象属性组合成我们的意识。

二是直接找一块大“屏幕”,这样就不用组合了。

目前,意识科学对采用哪种方案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许多学者特别是物理学家更认同第一种方案,觉得意识也是种浮现现象。

不幸的是,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通过严密的论证认为物质的现象属性无法组合,或意识不可分。这就是意识科学里著名的“组合问题”。即小的“屏幕”根本无法组成大的“屏幕”;除非“屏幕”一开始就足够大。目前,没有人能够从严格的逻辑上驳倒他,但大多学者只是认为实在无法想象自然界存在如此大的“整屏”,也无法想象如何将这个“整屏”稳定于我们大脑中。因此,许多人认为“屏幕”拼合而成或许更符合常识。

但究竟是常识重要还是逻辑重要,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偏向性。可以想象,在不同的意识理论里,这个“你”的含义并不相同。

托诺尼等人的

整体信息论认为常识比逻辑重要,因此它不认同詹姆斯的观点,它认为意识可组合。该理论认为系统的整合性或PHI值达到某个阀值后,这个系统就应被当成是一个意识主体。根据此理论,你的意识主体就是你的整个大脑的神经网络,你的“屏幕”也是这个神经网络,它是拼合而成的,且是动态的,即下一秒的“你”并不是严格意义上一秒的“你”。

然而,最近荷兰科学家的裂脑人实验发现,即便左右脑基本分开,之间几乎无任何信息交流,但左右脑仍可表现为同一个意识整体,如果这个实验正确的话,对信息整体论及其它几个意识理论将是个致命打击,因为根据信息整体论这里应有两个独立的意识才对。

零点场(Zero-Point-Field)理论认同詹姆斯关于意识不可组合的观点,认为意识主体不可分,且认为所有意识主体为同一意识主体,为同一个零点场,即不同人的“屏幕”本质上是同一块“屏幕”,只是投射的内容或体验的内容不同而已。

笔者提出的意识粒子理论也认为意识主体不可分,认为意识主体是一个内在自由度极大的基本粒子(显然他认为逻辑比常识重要)。该理论同时呼吁大家应该重视全同粒子法则在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两个系统(粒子)物理上全同,那么它们本质上就为同一个意识主体,故一个意识主体将同时体验到世界上所有与它全同的系统或粒子。比如,一个电子将同时体验到世界上所有电子的体验。该理论认为你大脑里存在大量与你的意识主体粒子全同的小系统,你的意识主体可通过不断与它们交换从而获得对外面世界的体验。

与零点场观点不同的是,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屏幕”尺寸都不一样,不然就会发生一个“屏幕”同时体验两份生活的悲剧(一个意识主体同时体验到两个个体的感官输入)。

那么,你是拼合而成吗?还是跟所有人都共用同一块“整的屏幕”?抑或你独有一块“整屏”?作者认为每个人都独有自己的一块“整屏”;而你想要成为哪个理论中的“你”,则是大家的自由。

意识转移后,“我”还是我吗?

你反复阅读上面一段,对“我是谁”有了进一步了解。但你似乎仍对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有一天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类造出了意识机器人,并发明了意识转移或者复制技术,你将你的意识转移到机器脑中。然后,你就在想:“那个机器人还是我吗?还是只是一个与我有相同记忆的另一个人而已?”

下面讨论一下在上述三个理论框架里,它们将如何分别实现转移意识,以及如何回应上述问题。

对于信息整体论而言,要实现意识转移很简单,只要依照着你的大脑神经网络结构,用电子器件再造一个机器人就可以了,该理论认为这个机器人就是另一个“你”,依据是它有和“你”一样的记忆。若“你”肉身死后,“你”可通过他活下去。但在李剑锋的理论看来,这台机器人可能连意识都没有,更遑论可充当“你”了。

而对于零点场理论而言,的确可以造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但由于此理论本来就认为所有“屏幕”都为同一块“屏幕”,因此,这个机器人当然也使用了同一块“屏幕”,它产生的意识虽然记忆和你一样,但它已经不是“你”了。因此,肉身死后,这个机器人并不能真正充当“你”。因此,零点场理论本质上认为不能转移意识。虽然,可以复制无穷多个和你拥有一样记忆的机器人,但他们其实并不是“你”。

对于意识粒子理论而言,转移意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在机器脑中造上亿个与你的意识主体粒子全同的小系统;然后,你的意识主体粒子就可以通过全同粒子法则同时出现在你的大脑里和这个机器脑中,通过不断地与这些小系统交换,同时体验到你的大脑和机器脑中的神经活动,也就是说“你”可以同时体验机器脑和你的肉身大脑。

在这个共同体验的过程中,意识主体粒子慢慢地将肉身大脑的记忆转移写入机器脑中(可能需要一年时间),当“你”的肉身死亡时,“你”的意识主体粒子只不过突然少了一个体验“终端”而已,而“你”的意识将继续真切地存在于机器脑上。

所以,对此理论而言,在转移或复制意识过程中,始终只有一个“你”,只有一个意识主体粒子。虽然可以存在多个“终端”或拷贝,但都只有一个“你”在同时体验多个“终端”的输入。此外,记忆不能通过以复制神经网络结构的方式“上传”,只能通过在共同体验中慢慢共享记忆。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有上述三种方案供大家选择,以便转移你的意识从而让你永恒,你会选择哪个方案?为什么?

我相信您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既然有了自己的选择,那么您就应该知道“我是谁”了。

《科学大家》专栏

投稿

邮箱:sciencetougao@sina.com 来稿请注明姓名、单位、职务

Tags:科学 大家 哲学 学问 问题 遇上 意识 聊聊 我是 是谁